为什么35岁是高龄产妇?40多岁还能不能生二胎?

大龄初产妇是多少岁、7月份受孕,胎儿长更高 前段时间,媒体报道了胎儿成长之后的身高规律发现,在春季出生的宝宝长大成人之后,会比其他季节的出生的人个头会高一些。亲润小...


我们都知道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就被称为“高龄产妇”了,虽然当下有不少高龄妊娠的成功案例,但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高龄产妇风险大且胎儿流产率高,高龄女性在怀孕时要适当考虑利弊得失。

大龄初产妇是多少岁

、7月份受孕,胎儿长更高

 前段时间,媒体报道了胎儿成长之后的身高规律发现,在春季出生的宝宝长大成人之后,会比其他季节的出生的人个头会高一些。如4月份出生比10月份出生者平均高出7.62厘米。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?

 专员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,人的身高与出生季节有关。春天出生的婴儿长大成人后比其他季节出生者个头高一些,这与婴儿出生后所受到的日照长短有关。阳光可**脑内的松果体,产生更多的褪黑激素,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。

 亲润小编建议:

 ——6月7月,努力造人

 从以上研究,我们可以倒推一下宝宝的受孕规律,选择在6、7月份受孕,就更有可能给到宝宝长高的机会哦!很多人都说夏季不适合造人,春秋受孕比较好。其实,临床显示,人类受孕并没有季节规律性,只要备孕功课做得好,什么时候受孕都可以。不过夏季造人,小夫妻们可要注意空调的使用,温度别调太低,以免着凉感冒。

 二、睡足又睡好,宝宝猛长个

 小编有个朋友,家里是做餐饮生意的,因为生意火爆,所以朋友在生完孩子之后,也投入了家族的事业之中。在宝宝出生的前3个月,朋友每天早起开档的时候,就会把宝宝弄醒,然后再把宝宝抱到店里给看着。结果,3岁的宝宝看起来,个头只有2岁宝宝那么大,足足比同龄人矮了大半个头。朋友两夫妻都不算是小个子,可是看到宝宝的身高着实让人忧心。

 朋友开始给宝宝每天定时定量补充钙片,并带着宝宝去请教了医生。医生听完她的描述之后,给她提出了两点要求:让宝宝多睡、补钙同时也补维生素D。

 小编建议:

 ——保证宝宝的优质睡眠

 为什么要让宝宝多睡呢?这是因为人体在入睡1小时后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,在长身体的孩子要睡足睡好,每天不得少于10个小时,并让孩子在睡前喝1杯牛奶。另外,准爸妈们可以让宝宝同时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,让其与体内的生长激素相“呼应”,促进宝宝骨骼发育既快又强健。

 三、亲润小编建议:

 ——孕期拒绝熬夜,优质睡眠

 处于备孕期的准妈妈们,一定要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及良好的睡眠质量。晚上11点到3点是肝胆造血的时候,如果熬夜的话,很容易造成血亏,气色也不好,如果长期这样熬夜,会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,比如说:长的慢、体重轻、长不高等。

 小舒所以为的睡眠充足,是在牺牲了夜晚睡眠的情况下的补眠,不论对于宝宝还是准妈咪,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。所以,准妈妈们一定要拒绝熬夜。

40岁高龄女性月经不调还能自然备孕生孩子吗?

一般来说,40多岁的女性可以通过自然备孕生孩子,因为女性绝经期的平均年龄是49岁,但40岁女性如果月经不调,代表即将进入绝经期,虽然可以通过药物控制,也可以自然怀孕,但需要注意的是,怀孕的机会相对较小。

34岁做试管婴儿顺产生第一胎算不算高龄产妇?

34岁做试管婴儿顺产生第一胎,并不算是高龄产妇。通常情况下,女性年龄大于35岁后才算做高龄,在22-34岁之间都是最佳的生育年龄,而若是女性在34岁怀孕,预产期却超过了自己35岁生日的话,那么就算作是高龄了。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,女性超过35岁后卵巢功能下降,孩子很容易出现胎儿染色体异常、畸形等情况,所以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做好产检工作,避免相关风险的发生。

相关数据显示,女性生头胎的最佳年龄是在24岁左右,这时的身体状态最佳,生产后身体也能快速的恢复。不过34岁生产还不算太晚,并且这时候做试管的成功率还是相对较高的,大概在50%左右,不过因为每个女性的身体情况不同,所以成功率也会有所差距。以下是各年龄段做试管婴儿的成功率,如下:

1.25~30岁:这时候女性的身体条件是最好的,身体机能和卵巢功能都较为良好,且一些阻碍怀孕的疾病也更容易治疗,其试管成功率可达60%以上;

2.30~35岁:这时候的女性依旧有着较好的生育能力,身体综合素质不错,所以成功率并不会太低,大约在50%以上;

3.35~40岁:女性进入35岁后,就属于高龄女性了,这时候女性的身体机能和卵巢功能会逐渐衰退,导致卵子质量变差,从而降低试管成功率,这时成功率可能在40%-50%左右;

4.40以上:这时时候的女性普遍开始进入了绝经期,卵巢储备功能开始严重减退,同时其他的生理机能也开始衰退,这时候做试管的成功率会很低,可能还不到20%。

总的来说,34岁通过试管生育第一胎还不算晚,不过因为也快临近高龄女性了,所以在试管期间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,怀孕后也要定期做好产检,避免出现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风险。

参考资料

相关文章